[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耶路撒冷大会(含音频)
——外邦人大批归主,神从来都没有要求外邦人要先受割礼才能够得救。
2025/3/13 21:14:14
读者:3554
■任运生

 


 

耶路撒冷大会(上)

——使徒行传系列信息之二十八

 

文/任运生

生命季刊专稿

 

请阅读:使徒行传系列

 

本文音频为郭光明弟兄朗读


徒15:1-21

 

教会历史上召开过一系列的大公会议,即早期教会的领袖为着一些重大神学议题聚集商议并做出结论(或产生信经),以确定基督教的一些重要教义。比如: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亚大公会议,产生《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确立基督的神性。公元381年的第二次大公会议(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确立圣灵的神性。公元451年的第四次大公会议(迦克墩大公会议),产生迦克墩信经(The Creed of Chalcedon),确立基督的神人二性等。

 

其实,基督教的大公会议可以追溯到使徒行传第十五章的耶路撒冷大会。

 

耶路撒冷大会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到底靠什么得救?靠神的恩典?人的行为?还是恩典加上行为?

 

一、问题的起因

 

“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徒15:1)

 

有几个人从犹太来到安提阿,教训门徒必须受割礼才能得救。

 

这些人是什么人?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与加拉太书第二章是相同的背景,那里保罗称这些人是“假弟兄”(false believers)

 

这些人教训安提阿教会信徒,必须受割礼才能得救。

 

“保罗巴拿巴与他们大大地分争辩论。”(徒15:2)

这样的教导在教会产生很大混乱,引起保罗巴拿巴与他们巨大的纷争辩论。

 

“因为有偷着引进来的假弟兄,私下窥探我们在基督耶稣里的自由,要叫我们作奴仆。我们就是一刻的工夫,也没有容让顺服他们,为要叫福音的真理仍存在你们中间。”(加2:4-5)

 

保罗说,他连一刻的功夫也没有容让他们,因为这样的教导违背了福音的真理。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2:8-9)

 

 

福音完全是神的恩典,如果人必须受割礼才能得救,就等于在耶稣基督十字架已经完成的救赎大功上再加上人的工作——割礼,一旦有人为的功劳或行为介入,那么恩典就不再是恩典。因为一旦有行为的附加条件,恩典就变成了功德。

 

保罗曾经因为彼得不与外邦人一起吃饭就当面责备他,为要保持福音的纯正。可想而知,保罗怎么会容忍这样违背福音真理的公开教训呢?

 

“众门徒就定规,叫保罗,巴拿巴和本会中几个人,为所辩论的,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徒15:2)

 

可想保罗巴拿巴与那些人发生激烈的争论。于是教会便打发保罗、巴拿巴和会众中其他几个弟兄,一起到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以便获得有关这一争论确实的答案。教会又打发本会几个弟兄和保罗、巴拿巴一块儿去耶路撒冷,这是智慧的安排,这几个弟兄将作为见证人,避免有人控告保罗巴拿巴歪曲事实。

 

“于是教会送他们起行,他们经过腓尼基,撒玛利亚,随处传说外邦人归主的事,叫众弟兄都甚欢喜。到了耶路撒冷,教会和使徒并长老,都接待他们,他们就述说神同他们所行的一切事。”(徒15:3-4)

保罗说他是奉启示上去耶路撒冷的。“我是奉启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传的福音,对弟兄们陈说。”(加2:2)

 

教会中的这一争论是有关救恩的重大问题,甚至神亲自启示保罗要他上耶路撒冷去,将这一问题做出最终的澄清和结论。

 

保罗、巴拿巴沿途经过腓尼基和撒马利亚,传说外邦人归主的事。腓尼基教会是耶路撒冷教会受逼迫时四散到那里的信徒建立的,撒马利亚是传福音的腓利在那里服事。众弟兄听到外邦人归主,没有人感到吃惊反而是都欢喜。真信徒都有圣灵的内住,他们对神的作为都会欢喜。保罗巴拿巴一行到了耶路撒冷,教会和使徒、长老都接待他们,这是教会接纳他们在外邦人中事奉的见证。

 

“惟有几个信徒是法利赛教门的人,起来说,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徒15:5)

 

“有几个信徒是法利赛教门的人”,这里路加称他们是由法利赛教门归信耶稣的人,因此徒15:1(去到安提阿教会的)与徒15:5(在耶路撒冷教会的)可能是两组不同的人。总之,在坚持遵守摩西律法的人群中,可能有假弟兄,也可能有从法利赛背景归主的信徒。

 

后者在信主前是法利赛人,正如保罗一样。他们也坚持说,外邦信徒必须行割礼,并遵守摩西的律法。可见,即便真正归主的犹太信徒在这一议题的认识上也存在偏差,更显示教会需要对这一议题做出权威性的结论。

 

二、使徒的辩论

 

“使徒和长老,聚会商议这事。辩论已经多了,彼得就起来,说,诸位弟兄,你们知道神早已在你们中间拣选了我,叫外邦人从我口中得听福音之道,而且相信。知道人心的神,也为他们作了见证。赐圣灵给他们,正如给我们一样。又借着信,洁净了他们的心,并不分他们我们。”(徒15:6-9)

 

使徒长老聚集商议,经过很长时间的询问、辩论、质疑甚至争论之后,彼得站起来说话。

 

彼得提到多年前神使用他向外邦百夫长哥尼流一家传福音的事。哥尼流是意大利营的百夫长,他是一个虔诚人。一天神的使者向他显现,要他去请彼得来向他讲主所吩咐的一切话,即耶稣是神所立的审判一切活人死人的主。

 

 

“彼得还说这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徒10:44)

 

及至彼得回到耶路撒冷,一些奉割礼的门徒和彼得争辩,彼得就将神赐圣灵给外邦人的见证重述一遍。

 

“众人听见这话,就不言语了。只归荣耀与神,说,这样看来,神也赐恩给外邦人,叫他们悔改得生命了。”(徒11:18)

 

彼得的论证逻辑是:神也赐圣灵给外邦人,并不分犹太人与外邦人,他们都因信内心得到洁净,都因信得到神所赐的圣灵。神赐圣灵给外邦人,是神接纳他们的明证。“因为凡被神的灵引导的,都是神的儿子。”(罗8:14)

 

“现在为什么试探神,要把我们祖宗和我们所不能负的轭,放在门徒的颈项上呢?”(徒10:10)

彼得借着有力的反问,指出要求外邦信徒行割礼、遵守摩西律法,就是犯了试探神的罪,而且将以色列人的祖宗和自己不能负的重轭放在门徒颈项上。注意,这里说的门徒,不单是指外邦信徒,也包括犹太信徒,因为连犹太人自己也无力遵守律法。

 

历史上,以色列民守住了摩西律法了吗?或者说,以色列民中有哪一个人守住了摩西律法了吗?没有!律法从来不能使人得救,律法的功用是使人知罪,好将人引到基督面前。

 

“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加5:3)

 

保罗在加拉太书中的论证是:如果你要守割礼,你必须守全所有的律法。“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雅 2:10)

 

因此彼得的论证是颇为有力的:如果连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祖宗,从来都没有能力守全律法,为什么要把这重轭加在外邦信徒身上呢?它不仅是外邦信徒的重轭,也是包括犹太信徒在内所有门徒的重轭。

 

律法所不能做的,神透过耶稣基督做成了。“律法既因肉体软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儿子,成为罪身的形状,作了赎罪祭,在肉体中定了罪案,使律法的义成就在我们这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8:3-4)

 

“我们得救,乃是因主耶稣的恩,和他们一样,这是我们所信的。”(徒15:11)

 

“和他们一样”,这是很奇妙的字眼。人们可能会说,外邦人得救和犹太人得救一样,但彼得却特意反过来说,“我们得救,和他们一样” 都是靠着主耶稣的恩典。任何人都是靠着神的恩典因着信心得救,犹太人和外邦人并没有分别。

 

“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连我们也信了基督耶稣,使我们因信基督称义,不因行律法称义,因为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人因行律法称义。”(加2:16)

 

“众人都默默无声,听巴拿巴和保罗,述说神借他们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迹奇事。”(徒15:12)

保罗和巴拿巴述说他们第一次宣教旅程中神借他们的手在外邦人中间所行的神迹奇事,以印证他们在外邦人中间的事工得到神的带领和祝福,因为神的工作必然显明神的旨意。

 

神借彼得之手在罗马百夫长哥尼流一家的神迹奇事,神借保罗和巴拿巴之手在外邦人中间所行的神迹奇事。犹太人默默静听,显明他们信服保罗和巴拿巴所说的。

 

无论是彼得或是保罗、巴拿巴,他们在外邦人中的服事,外邦人大批归主,神从来都没有要求外邦人要先受割礼才能够得救。

 

任运生 牧师,在美国牧会;生命季刊特约撰稿人。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6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上午10

 

美国中部时间(夏令时)

主日至周四:

每天下午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5点至9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