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On]  |  [Register]  |  Gmail  |  yahoo!mail  |  hotmail  |  qq  |  雅虎天气  |  本页二维码
道路、真理、生命
2025/3/19 7:39:50
读者:13244
■黄瓞斌

 

道路、真理、生命

 

黄瓞斌

生命与信仰 总第16期 2009年5月

 

一、道路

 

“加利利人哪,你们为什么站着望天呢?这离开你们被接升天的耶稣,你们见他怎样往天上去,他还要怎样来。”(使徒行传1:11)

 

父亲僵冷的身体静静不动地躺在那张木台子上。他那两颗空洞的眼睛是张开着的,但对街外陆续不断传来的炮竹声,他却丝毫不被摇动。我轻轻地试图为他合上眼睛,但是他总是顽固地再度瞪开。啊!父亲,你在望什么?在这一刻间,永恒被黑暗重重地包围着;我多么渴望那躺在那张木台子上的是我,而不是我的父亲。去年才安葬了大哥,在这春节的第一天,刚进读初中一年级的我,在没有盼望的生命里,生命与死亡的界限是那么的模糊不清。从那天开始,每年春节的炮竹声都无情地催促我去追寻生命与死亡的意义,直至到我认识了那被接升天的耶稣。

 

“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   (以赛亚书55:8~9)

 

惠顿市(Wheaton,Illinois)本是一个相当繁荣的小镇,但在瑞柏道 (Naperville Road) 这一角落,路的两旁仍是一片农田。我把车子的速度慢慢减低,眼睛不停地搜索着前面要右转的路口。车子一右转,便驶进了一条碎石的小路上。在碎石路的右边,竖立着一个黝黑的木牌,虽然木牌的表面已经布满了不少曾经与风雨对抗的痕迹,它却仍坚强地直直地站在它的岗位上。在这木牌的面上,深深的刻着三个朴实的中文字:宣道会。我本只是陪伴妻子和两个孩子来这里守望他们的主日崇拜,意想不到这一次的右转驶进来的路口,竟是神慈悲地引领我走上的真理的道路。神不是说过:“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吗?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言4:23)

 

我出生在中国,长大在香港。父亲和母亲都没有宗教信仰。父亲的早逝使我在初中时便开始去探索生命的意义;使我对人生的苦难,怀着特别的敏感和认同。在过去这些漫长探索的日子,我尝试从东方和西方的哲学里去找寻生命的意义。在一个要自力更生,一切都在乎个人努力的成果的环境里,中国的儒家思想很自然便成为我探索的跳板。当我读到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便接受了这在表面上简易地释明了个人的苦难的因果。 因此我便专心一意地走上了格物致知,修身齐家的道路上。 虽然儒家的修身原则帮助了我在行为上的操练,尽管我外在的行为很合乎或甚至超越一般的道德标准,我很自知我心底里潜伏着污秽和诡诈。在面对着这弯曲悖谬的世界,我很容易为自己的内心作出理直气壮的辩护,我内心所存的诡诈是留存来作“自卫”之用,绝不作为“攻击”他人的武器。那有谁可以改善人的内心呢?

 

“我们讲的,乃是从前所隐藏神奥秘的智慧,就是神在万世以前,预定使我们得荣耀的。这智慧世上有权有位的人没有一个知道的,他们若知道,就不把荣耀的主钉在十字架上了。”(哥林多前书2:7-8)

 

在大学读书的时期,一位哲学系的教授开宗明义地指出:凡拥有答案的哲学已再不是哲学了。哲学是一个探讨人类思想的范畴,不是一个寻找人生意义的渠道。世上的哲学都把“客观的引证”和“绝对的原则”放在一个相对、不可互存的层面。唯是我心底所向往的人生却是一个有绝对原则,同时又可以客观引证的人生。我深深感受到人生苦难的无奈,便选择停留在西方的“存在主义”的观念里。除了我要对自已的“存在”(包括我的思想和行为)负责任之外,我不再积极地去了解这世上我不能理解的事物。理性主义大师笛卡尔 (René Descartes )以“我思故我在”的思想奠定了人文哲学的基础。基于“存在主义”着重抉择的自由,我便不禁暗中借用了笛卡尔的思路,以“我抉故我在”的意念作为我生活上的原则。但当我尝试去确立生命里“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时候,在这抉择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由抉择的责任的压力。因为在“我抉故我在”的原则里,它严重地缺乏了一个绝对的标准。徜若我坚持要把我个人的抉择成立为一个绝对的标准时,那岂不正是与我原本的“自由抉择”互相矛盾?这个觉醒给我带来无限的迷茫与负担。这个矛盾的纽结强迫我把生命的意义的追寻无奈地停放在一个没有永恒价值的层面上,使我失落在一个不可自拔的“自我”里。我是背着这种无奈而又无形的袍袱,被神引领来到惠顿华人宣道会。

 

二、真理

 

“但你是叫我出母腹的…”(诗篇22:9) “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以弗所书1:4)

 

每次读到圣经里约伯咒诅自己的生日“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绝气”(约伯记3:11)时,总带给我在感情上很大的认同。然而在神无限的恩典里,他早已把我们的医治预备妥当。在1981年圣诞节前夕的平安夜,刚过了十点钟不久,妻子告诉我她腹中的孩子已经破了羊水,发出紧急“出世”的讯号。我们住的房子离医院不远,所以很快妻子便在医院的产房安顿下来。当值的护士小姐带领我去穿上“手术袍”,好让我可以亲身体验孩子的诞生。时间差不多快零晨了。我耐心地在“等候室”里徘徊,心想这个孩子必定是“圣诞仔(女)”了,因为他一定会在圣诞节的零点后出生。十一点四十五分,我看见当值的医生迎面走过来。我以为他是来邀请我前去产房,谁不知他伸出手来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恭喜你,是一位女婴。”原来女儿的脖子在母腹里被脐带围绕着,感谢主她“急不可待”地匆匆出来,让医生很从容地扭转了这个危机。更奇妙的是神把我们的生日就这样安排在同一天。过去那么多年来我都不愿正面面对我的生日,因为每年的圣诞节都总是无情地挖开我的愁思。神就这样的安排,轻轻地带领我去面对新的生命。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他的创造,他所创造的他都视为宝贵。在这以后的圣诞前夕的日子,我和女儿都感恩地一同分享一个生日蛋糕。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

 

妻子是基督徒。两个孩子随着她的带领,也和耶稣建立了亲蜜的关系。女儿每天晚上在睡前都习惯作感恩的祷告。每次我站在她的床前听着她祷告的时候,我的心底都体验到一种难以形容的平安。我两个孩子的生活充满了平安喜乐。若果他们的喜乐是来自他们生活上丰满的物质,那么为什么我这位供应他们生活需要的父亲,却没有他们的那份喜乐?难道他们所笃信的耶稣,真的赐给他们在这地上找不到的,只有从天上而来的平安与喜乐?女儿在祷告的时候,难道她的神真的在她身旁聆听她的心语?让我也可以同时享受到他赐的平安?

 

“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马书10:17)

 

我开始跟随着家人每个星期天有规律地参加主日学和崇拜。我选上了会堂中的一个角落,每星期天便默默地坐在那里聆听李光陵牧师的证道。我不是一个完全的无神论者。但是在面对着这世上所显现的苦难与罪恶,我怀疑这位创造天地的主宰是否已经放弃了这个世界,让人“任意而行”了。一个星期天,当李牧师为我们讲解“出埃及记”中神怎样详尽地指示摩西去建造会幕的时候,我很不明白为什么那位我认为已经放弃了这叛逆的世代的神,仍然那么细心地指示摩西和他的子民?  圣经告诉我说: 因为神“要住在他们中间”,“作他们的神”。圣灵敞开了我的心,让我清楚看到:神仍未、也从来没有离弃过他所爱的子民。倒是顽梗的子民偏行己道,离弃了神。在那几年的日子里,神在这教会里借着李牧师的证道和主日学的研读,用圣经的话语引导我回转到他的面前。我在理性上是认同了圣经的教导,接受了这位创造宇宙万物的神为唯一独有的真神。但在感性上,我仍未能认同耶稣是我个人的救主。

 

“神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 (诗篇51:17)

 

1994 年的四月,教会举行了一个布道会。慈爱的神就在那一次的布道崇拜中,奇妙地把我从罪中救赎出来,赐给我新的生命。我的救赎完全是神的怜悯和恩典。因为我心中有一个难以形容的障碍力,扯着不让我脱离那旧的我。我不明白我为什么那么珍惜那个“旧我”。我试问,倘若我接受了耶稣为我个人的救主,我究竟是否会失去了什么宝贵的东西呢?过去这几年,我阅读了不少的见证,也在教会里目睹很多活生生的见证,看到那些接受了耶稣为他个人的救主的,他们的生命都体验到奇妙的改变。中国古语有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世人都渴望“移山倒海”的神迹,但那改变生命本性的神迹不是更难、更奇妙吗?当世人面对这世上的“苦难”与“罪恶”,都很容易问神为什么容许它的存在?我也曾怀疑这位创造天地的主宰是否已经放弃了这个世界。我构想若果神把这世界的人都拿走,光是剩下我这一个人,那这个世界是否仍有“苦难”和“罪恶”呢?我抚心自问我可没有信心担保这个世界再没有“苦难”和“罪恶”。我内心潜伏着的污秽和诡诈不正是那“罪恶”的根源吗?倘若我自作聪明,跑到山上飞跃下来,摔断了手足,这“苦难”是谁的责任呢?我是多么渴想那全能的神可以容许我不用改变那“旧”的心思意念,又让我“任意而行”,但却不让我受那“苦难”的后果!啊!我实在是不愿意放弃我的“自我”和我的“自主权”!而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的事实不正是要克服这个“自我”,把这“自主”的权交回神的手中吗? 圣经记载耶稣在被钉十字架前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马太福音26:39) 难道我真是害怕会失去了“自主权”而拒绝接受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为我的救主?还是我在祈望那“威武君尊”的弥赛亚从天而降,剎那间改造了我们的内心,解决了这个世界的“苦难”和“罪恶”?

 

三、生命

 

“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希伯来书13:2)

 

这年4月24日的周末,黄存望牧师应邀来到惠顿宣道会布道。负责安排程序的弟兄询问我们是否可以招待黄牧师住在我们的家里。妻子和我商量后便答应下来。这是我们第一次招待传道人,因而在各样准备的事情上都是战战兢兢,特别是在饮食方面的安排。黄牧师有一位近亲就在附近的“中华基督徒国语教会”事奉。所以星期日的安排是在崇拜结束之后,多位同工的弟兄姊妹一起陪同黄牧师午餐;然后我便开车送黄牧师到“中华基督徒国语教会”去,完成我作招待的责任。

 

星期五晚上的布道会我没有回应黄牧师的决志呼召。星期六的白天没有安排聚会。黄牧师当时是“中国信徒布道会”的总干事,所以他安排了星期六白天的时间与几位和他同工的弟兄相见。在交谈中妻子坦然告诉黄牧师我仍是一位慕道友,还没有接受救恩。星期六晚上的布道会我仍然没有回应黄牧师的决志呼召。聚会后回到家里已经很晚。黄牧师心里挂念着我这个失落的灵魂,他身体虽然疲倦,但仍要和我谈话。我把心内的疑难和黄牧师分享,他鼓励我勇敢地,靠着信心地踏前一步。当时我们正在享用妻子悉心预备的“糖水”(广东甜粥),黄牧师指着那碗“糖水”说:这甜美的“糖水”既有滋润身体的功效,那便把它吃了吧,管它里面有什么对身体有好处的化学元素。你既已来到门前,为什么不试试走进来呢?我听了虽有感动,但我的心却仍是闭塞着。黄牧师只好为我祷告。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

 

星期日证道的题目是“人生之首要”,主题的经文是在“出埃及记”的第三章,记载耶和华呼召摩西去带领他的百姓从埃及出来。黄牧师说这经文里面含有三个人生当中最重要的问题:第一是“我是谁?”。这是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出埃及记3:11) 第二是“神,你是谁?”这是摩西对神说: “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出埃及记 3:13) 第三是“我这一生当做什么?”这是神对摩西说的话:“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出埃及记 3:10) 为什么那么凑巧?这三个问题不正是我花了一大辈子的人生去追寻解答的问题吗?神啊,是你在向我说话吗?

 

“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诗篇8:4)

 

证道后黄牧师呼召祈祷。我的内心不停地辗转挣扎,但我却没有举起我的手。崇拜之后,因为人多而会场地方又狭窄,很多人都在围着讲台和黄牧师对话。我心中所惦念的是要好好安排黄牧师的午餐,然后平安地送黄牧师到“中华基督徒国语教会”去,完成我的责任。当我走向讲台的时候,刘弟兄走过来对我说:“中华基督徒国语教会”的代表即时会过来接黄牧师。我以为午餐的安排有了更改,所以很着急要赶快告诉黄牧师。当时的会场很嘈杂,黄牧师问了我一两句话,由于心不在焉,也已记不起我是怎样回答他了。

 

“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7:7)

 

刚与黄牧师交谈完毕,锺弟兄便走过来说我们仍是按照原来安排的计划,先一块儿去午餐,然后我才送黄牧师去“中华基督徒国语教会”。我心里有点嘀咕为什么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安排上竟有那么多的反复更改。当天妻子邀请了一位慕道的朋友来参加布道崇拜,因为这位朋友没有车子,所以崇拜结束后我们要先送她回家,才可以去参加午餐。于是我请锺弟兄先送黄牧师前去餐馆,我和妻子送过朋友回家后便去餐馆和他们会合,一同午餐的有十多位弟兄姊妹。

 

我和妻子赶到餐馆,刚坐下不久;锺弟兄便很高兴地站起来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Ben (我的英文名字) 今天接受了耶稣为他个人的救主。”我坐在那里真的不敢相信我的耳朵。我感到非常地惊诧和冤枉。我在想:“他 (锺弟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今天) 是什么时候归信主耶稣基督的呢?”我正要开口出言否认有这样的事情时,我的口却说不出话来。就在那一剎那,圣灵让我回想到昨夜(星期六)我和黄牧师的谈话。当夜我没有接受黄牧师的邀请决志,但黄牧师的鼓励和祷告给我很大的超越。我清楚知道我不再可能依靠我自已的智慧和能力去接受这位救主。我无法冲破这个无形的阻碍力。所以和黄牧师道过晚安之后,我在睡前大胆地向神祷告:“神啊!我若光靠我自已的能力,我是无力量去接受你的爱。若果你明白我的心,你就推我一把吧!”

 

“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马太福音19:26)

 

回想那一天所发生的事,我相信锺弟兄必是在送黄牧师前往餐馆的途中,从黄牧师那里获悉我的决志。但为什么我和黄牧师在会堂讲台前的对话竟会产生一个那么大的“美丽的误会”呢?在我的记忆中,我和黄牧师的对话光是有关那午餐和接送的事情。虽然当时在会堂里非常嘈杂,但是有关“决志”这种那么重要的“交谈”和“决定”,我是一定不会糊里糊涂的处理。星期一的中午,黄牧师在离开芝加哥前在机场打电话给我的妻子告诉她,他很确实听到我亲口承认接受主耶稣基督为我的救主的。感谢赞美神的慈爱与信实,他悦纳了我的祷告,亲自代替了我和黄牧师对话,又安排了一连串的“巧合”,把我从罪中救赎出来,赐我新的生命。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罗马书8:28)

 

两年多前,我在过去26年任职的公司决定和另外一间公司合并,带来了无数次多元化的改组。就这样,我便提早结束了我的专业生涯。记得圣经里说: “祂必兴旺,我必衰微”。经过了一年的祷告和寻求神的旨意,在去年的中旬,神奇妙地带领我加入了一个中国福音机构的团队。神是信实的。我们只要“万事互相效力”,爱神的人必得益处。在我接受主耶稣为我的救主的那一天,神借着黄存望牧师的证道,赐给我过往不断在追寻的生命的意义的答案:“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约翰福音 17:4)。原来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就是一个可以荣耀神的生命。我祈求神的帮助,在我回到天家的时候,我也可以在神的面前说: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感谢赞美主。

 

黄瓞斌  来自香港,现提前退休,参与教会和福音机构的事奉。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