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灵修:
回归宝贵的圣经
文 | 王峙军
《生命季刊》第40期
点击阅读本文下篇:
回归圣经,回归十字架
音频为作者本人朗读,之后为孙锺玲姊妹钢琴圣乐献诗“主的道”:
今日经文:“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做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摩太后书2:15)
“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摩太后书3:16-17)

“回归圣经”中“回归”一词,在我们看来至少包含三层意思。
“回归”的第一层意思应该是悔改。
“回归”的行动意味着我们已经偏离(或离开)了圣经,我们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神的面前认罪悔改:认我们偏离圣经的罪,认我们忽略教导圣经的罪,认我们没有按正意分解真道的罪,认我们以五花八门的理论“解构”圣经的罪,认我们以主观经验代替圣经真理的罪,认我们以人意冲淡或混乱圣经真理的罪,认我们在神学院或教会中没有教导正确的圣经观的罪......
圣灵借使徒所发的命令是:“你从我听的那纯正话语的规模,要用在基督耶稣里的信心和爱心,常常守着。从前所交托你的善道,你要靠着那住在我们里面的圣灵,牢牢地守着。”(提摩太后书1:13-14)我们既然没有“守住”神话语纯正的规模和主的善道,就当俯伏在主的脚前,求主赦免我们对他话语不忠的罪。我们要“回归圣经”,就必须有一个因悔罪而愿意回转归向真理的心态。如此,我们“依着神的意思忧愁,就生出没有后悔的懊悔来”(林后7:10),圣灵就会引导我们进入真正的“回归”。
“回归”的第二层意思是认信。
“认信”不是指人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力对客观真理表示认可,也不是指被认信的内容因着我们的认信才成为真理。我们认信,是因为圣灵借着神大能的道,征服了我们的意志和理性,使我们像多马在基督面前呼叫“我的主,我的神”那样,以信心和敬畏顺服之心,为神的道作见证。
当使徒说“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我们就认信圣经是神的话;当使徒说真理的圣灵感动人“说出神的话来”,我们就认信圣经是绝对真实、绝对可靠的;当使徒说“这圣经能使你因信基督耶稣有得救的智慧”,并且“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我们就认信圣经在因信得救的真理上,是清晰与完备的,在指导我们的事奉与生活上,是充足与有效的。
除此之外,我们也认信圣经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是因为,作为圣经的默示者,圣灵以十架救恩的主题贯穿整本圣经,使旧约对新约作出预表性(前瞻性)见证,又使新约对旧约作出成全性(回顾性)见证。并且,主耶稣自己与圣经也互为见证,“因此,如果我们顺服主耶稣的权柄,也必须顺服圣经的权柄,因为圣经的权柄中有基督的权柄。圣经是主耶稣掌权的权杖。”(约翰.斯托得:《认识福音派信仰》)只有我们把自己的信仰限制在圣经(神的话语)的绝对权威之下,我们的属灵生命才是自由的。任何想以蔑视圣经之权威而争取所谓情感自由的人,最终会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主观自我的奴役之中。
“回归”的第三层意思是遵行。
如果说“悔改”使我们对回归圣经有了正确的态度,“认信”使我们对圣经的本质有了清楚的暸解和确认,那么“遵行”则是要使“回归圣经”成为我们日常信仰生活中的要务,成为我们的教会事奉及神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神的子民对神话语当有的态度,圣经中讲得十分清楚。此处单以诗篇119篇为例,就可以看到神的话语是渗透在信徒生命的每一个层面的——
首先是“信”神的一切命令“尽都真实”,信神话语的总纲是真实,就会深切爱慕神的律法,喜悦神的法度,时常切慕神的典章,甚至到“心碎”的程度,于是就一心“趋向神的法度”,“转步归向”神的道(66,151,160,14,20,36,59)。
其次是“终日不住地思想”或“默想”神的训词,“学习”、“考究”和“揣摩”神的法度,将神的话“藏在心里”,叫真理的话总不离开口,且用嘴唇“传扬”神一切的典章(97,15,45,95,11,43,13)。
然后是以神的话为“谋士”,为“脚前的灯、路上的光”,在上主的律例中喜乐,在患难中以神的话为安慰;并且以神的律例为诗歌,用舌头歌唱神的话(24,105,16,50,54,172)。另外,信徒不但自己要爱神的话,他也要为那些不守神律法、忘记神话语的人,“眼泪下流成河”,心里焦急,如同火烧(136,139)。
最后,整篇诗中说得最多的还是“遵行”和“遵守”神的律例、典章、法度、命令、训词——信徒的生命应该是一个活在神话语中的生命。

选自“从宝贵圣经到荣耀十架”,《生命季刊》第40期。

请点击参加祷告👇:
为教会复兴守望祷告(Zoom)
守望祷告时间:
北京时间
周一至周五:
早上六点开始,晚上10点结束
每天祷告16个小时
周六:早上6点-上午10点
美国中部时间
主日至周四:
每天晚5点开始,次日清晨9点结束
周五:晚5点至9点
请转发守望祷告Zoom链接👇:
https://us02web.zoom.us/j/84769255004?pwd=OStVZU5BWSt4dXVHb2ZLMFFQbGxqQT09
阅读本刊更多文章,请点击
生命季刊主页
|